建设目标

围绕“工程智能引领者”的战略定位,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聚焦平台建设、基础理论突破、学科交叉融合、人才培养、产业转化与学术引领六大核心方向,力争在以下方面实现重大进展和关键突破:

(一)打造国家级工程智能平台

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,统筹AI与工程多学科力量,推进数据、模型、算力与场景的深度融合,支撑工程智能领域系统性研究与复杂工程问题的智能解决。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、MaaS平台和工程智能操作系统建设,形成国家级工程智能研究与实践基地,发挥源头创新和引领带动作用。

(二)突破工程智能基础理论

围绕工程场景中的智能问题,系统开展AI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之间的融合研究,推动如工程知识表示、物理约束表示、工程语义理解、决策可解释性等核心理论体系的构建。以工程为问题导向,反哺AI算法发展,构建具有工程适配性的智能基础理论体系。

(三)推进学科融合与工程智能实践

以建设“智能化一流学科”为目标,推动AI与工程类学科的深度融合,选择具备优势的工程学科率先试点,推动“工程智能平台+学科群+交叉机制”协同共建,开展跨学科组织模式创新与典型场景示范应用,实现工程智能的规模化落地与工程范式革新。

(四)建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

组建高水准的研究和教学团队,探索“AI+工程”融合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路径。建立本硕博贯通、产教融合、研用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,推动工程实践导向的教学改革,系统培养既掌握AI核心方法、又理解工程逻辑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。

(五)推动工程智能产业转化

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与产业需求,围绕智能建造、智慧交通等方向,支持建立“工程智能研发和实践基地”,与龙头企业开展协同攻关与成果孵化,探索工程智能创业孵化机制。推动教师科研成果转化,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。

(六)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

发起“工程智能国际学术联盟”,定期举办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论坛,推动工程智能成为AI国际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。提升研究院在工程智能前沿方向的全球学术话语权,形成标志性理论成果与国际合作范式。

©2025 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   版权所有